首页<<教育装备
各地公安机关紧贴实战、扎实开展教育训练等工作

更新时间:2012-2-26


辽宁:坚持从严从难标准打造公安铁军队伍   

    “打铁”如今成为辽宁公安教育训练的一个代名词。他们在各级各类训练中坚持从严从难标准,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格考核,使参训民警达到“锤炼铁的思想、锻炼铁的身体、磨砺铁的意志、塑造铁的作风、铸牢铁的纪律、练就铁的战斗力”的队伍建设目标,从而全方面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铁军。

    新年伊始,以从严从难组织第14期新警培训班为发端,全省打造铁军教育训练素质工程强势启动。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共举办铁军训练班157期,培训民警16400余人次。

    在全警思想深处扎下红色根基

    经过淬火,民警不仅在身体素质上得到提高、队列动作上更加准确、警务技能上更加熟练掌握,而且在思想境界上经历了一次党团建设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念相融合的洗礼和升腾。每个铁军培训班,都建立了临时党团支部、党团小组。通过开展民主生活会、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使回归传统、学习型建设和创先争优的目标一一兑现。

    同时他们在民警中开展各种形式的民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请受人尊敬的公安老典型讲述从警生涯,邀请拒腐防变的警示教育团进行现身说法。在公安网上开办了“铁军训练营”专栏,开辟了交流展示的网络平台。这些活动在全警的思想深处扎下了红色根基。

    “三把标尺”量出铁军风采

    大强度、满负荷的训练量,成为度量参训民警意志品质的头把标尺。每天近16个小时的训练强度;30度高温下两个小时的站军姿;每周一次的5公里越野;随机进行的夜间紧急集合……魔鬼式的训练磨砺了民警“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认苦认累认遭罪、练志练勇练精锐”的意志品格。

    全封闭军事化一日生活制度,是度量参训民警纪律作风的第二把标尺。从着装、列队、礼仪、行为举止、警容风纪,到出操、就餐、就寝、内务、请销假等方面严格执行新兵连式的一日生活制度。

    第三把标尺,就是严格按照训练内容和标准熟练掌握服务实战的专业技能。目前,全省以所队为单位开展“克敌制胜三两招”警务实战技能的铁军训练已经进入达标评估阶段。在积极推进辽宁公安信息化高端应用中,通过严格培训,在岗民警信息化应用技能考核达标率达98.4%%。今年以来,仅通过建设大情报系统等信息化高端应用,网上破获案件4278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450人。

    北京:建立安保专业队伍33万余人次民警受训

    自2001年申奥成功以来,北京市公安局提出将奥运安保培训列入奥运安保工作规划,培养建立一支1.2万人的奥运安保专业队伍的培训工作思路,重点围绕110警务指挥、计算机情报信息收集分析、大型活动安保现场指挥等12类奥运安保专业岗位,开展有针对性地分类培训、培养与锻炼使用工作,努力锻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执法公正、亲和力强”的首都安保队伍。

    学习借鉴国际安保新理念

    北京市公安局通过奥运安保培训,根据奥运安保任务实际需要,研究确定了奥运安保培训的工作目标,即“全面提升首都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支具有安保专业管理能力的专业队伍,打造一支反应快速、处置有力、技术精湛的处置队伍,训练一支为奥运大家庭提供优质安保的服务队伍。”同时,他们制定了安保培训工作规划,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和相应的专项业务培训工作方案。

    在奥运安保培训中,他们精选开辟了境外培训渠道。2003年以来先后派出赴美、英、德、法、加、澳、希等国和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中短期专项培训班66期448人,形成有价值的专题培训报告论文230余篇。此外,依托市局远程教育系统开展远程授课。全局共有52个单位的60名正职领导、90名副职领导和661名内设机构领导走上讲台,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用现代管理确保培训落实

    在奥运安保培训中,北京市公安局坚持以现代管理手段推进奥运安保培训计划分阶段落实,分年度制定了奥运安保年度培训计划,根据各单位承担安保任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任务目标,并将阶段培训任务纳入市局年度绩效考核,对奥运安保培训达标情况进行考核。

    通过安保实兵模拟演练,对前期安保培训工作成效进行检验,是强化各级安保指挥员和安保民警明晰岗位职责任务,磨合、完善各项安保工作方案预案的重要手段。全局36个直接承担奥运安保任务单位的13041名民警和领导干部参加了4类189项奥运竞赛场馆安保实兵演练,108支处突小分队的3800多名队员进行了突发事件等处置实兵演练,2万多名社会面治安巡控民警进行了各类突发事件、设卡盘查、爆炸现场处置和紧急情况现场疏散等演练。

    在历时7年的奥运安保培训工作中,北京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498期,培训民警33万余人次,培训安保安检志愿者7400多人,培训安保保安员近3万人。

    上海:科教强警实现“三个重心转移”

    2000年以来,上海市公安局党委瞄准“率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率先建立适应国际性大都市特点的现代警务机制,率先走上科教强警之路”的目标,实现了公安教育“三个重心转移”战略,有效提升了上海公安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实战本领。

    转移重心全局开展大练兵

    上海市公安局党委坚持将公安教育作为警务改革的主攻方向,确立了“公安教育优先发展”、“警力无增长改善”和“民警终身教育”的理念,全面实施上海公安教育“三个重心转移”,即公安教育的工作重心从职前教育向职后教育转移、职后教育的工作重心从学历教育向专业培训转移、专业培训的工作重心从注重理论学习向注重能力培养转移,用公安教育托起公安工作的明天。上海投资6.2亿元,建成了占地460余亩的浦东新校区;创建了上海公安网络学院,开设了1500余门课程,拥有各类电子图书35万余册,数字资料总量达24T。

    他们依托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重点开展第二专科教育、民警初任培训、领导干部培训、专业岗位培训、骨干人才培养;18个分(县)局全部建立了训练基地;基层所队组织练兵,重点解决所属民警即时性、个性化的知识和技能问题。全局基层单位广泛开展公安机关大练兵活动,仅2003年就有12.2万人次参加了练兵。

    服务世博凸显教育训练支撑效应

    围绕“为世博而训,为实力而练,为荣誉而战”的世博安保培训主线,上海对全局民警开展了世博安保实战培训。市局举办了25期各类师资培训班,设计了72个岗位培训课程,编写了5个系列33本世博安保培训教材,集中办班356期、培训30763人次,各分县局、市局各单位培训民警86万余人次。此外,他们还组成世博安保教官服务队,先后赴7所兄弟省市公安院校和世博安保执勤一线开展“送教上门”。建立“世博战时培训机制”,根据征集的战时培训需求,开展了60余万人次的“短平快”、“小专灵”、不脱岗的即时性培训。

    2000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改革警衔晋升培训制度,建立与人事制度紧密衔接、富有竞争激励活力的教育训练机制,民警的警察通用基础技能和体能素质明显提高。2006年起,又全面实行了民警分类、分层、分级培训,大幅度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开设的各类警种专业岗位培训班已达96种,全局18000余人次参加了考试,26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

    广东:战训合一探索常态化轮训模式

    近年来,广东省公安厅借鉴香港警队和有关省、市的先进经验,大力推行“轮训轮值、战训合一”训练模式。2006年至今,共建设县级警务实战训练基地119个,投入训练和建设经费6.8亿多元,培训和聘任实战教官2980多名,12万多名基层一线民警参加了战训合一训练。目前,轮训轮值成为全省民警训练的常态模式,机动训练队伍每年执行实战任务约8万批次,出动警力约30万人次,在严打整治、抗击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轮训轮值边训边用

    2006年5月,广东省公安厅召开推行战训合一现场会,强调战训合一就是要按照“贴紧实战、贴紧中心,提高素质、提高能力”的原则,实现训练内容与实战需要的合一,训练方式与实战应用的合一,做到以轮训轮值为组织形式,以边训边用为基本特征,实现缓解工训矛盾、增强训练效果、强化治安驾驭能力等目标。

    鉴于广东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广东省公安厅要求各地、各警种结合实际,各显其能,极大丰富了“轮训轮值、战训合一”的内涵和实现形式。其中“实用、够用、管用”的广州模式把废弃的看守所改造为功能齐全、精巧实用的训练基地,使“战训班”与特警中队形成呼应的两支处突机动力量;“高起点、现代化”的深圳模式则形成了装备精良、高度机械化的特色,着力构建主动防控的勤务模式;“因地制宜、充分挖潜”的广宁模式因陋就简,通过整合或借助内外资源,解决基地、经费、装备、师资等问题;“训用一致、专业性强”的警种模式以警种为单位建立基地、组建机动训练大队,强化事故快速处理等7种专业技能训练。

    解决工训矛盾提升民警素质

    “轮训轮值、战训合一”解决了制约训练开展的瓶颈问题,提高了训练的针对性、实用性,为落实基层一线民警每年不少于15天的实战必训提供了可行途径,为“三个必训”全面落实提供了保证。

    经过战训合一磨练的基层民警,体能、技能素质明显提高,规范执法和安全意识明显增强,“说不过、追不上、打不赢”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战训合一改变了以往处置突发事件临时抽调警力、手忙脚乱的状况,盘活了警力资源,推动了勤务模式的改革。2008年春运期间,广东遭受了数十年未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各地机动训练队伍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出动警力2.8万余人次全力投入疏导交通、铲雪除冰、救助群众、维护稳定的工作中,执行任务350余批次。

  热点新闻
  教育书籍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网站建设 | 合作伙伴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山东招生咨询网   鲁ICP备09001555号    广告服务
电话: 0532---89693617 QQ:917524373 邮箱:haojie2008ab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