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校园文化 > 校园博客
听老兵刘百会讲抗美援朝:“生是国家生 死为国家死”

更新时间:2017-2-16 10:06:38


我所在的部队是16兵47师139团工营机枪连,我担任重机枪手,部队代号中国志愿军334部队611分队!”59年过去了,老人依然清晰洪亮地报出了自己所在部队的名字,引起掌声一片。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也是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科青协益起来——追忆红色”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小队前往宜宾市长宁县,慰问了一名抗美援朝老兵。上诉一幕,是老兵在为志愿者们讲述那段红色历史。

身穿厚厚的棉袄,头上带着棕色的棉帽,手里随时拿着一杆叶子烟的烟枪,嘴边留了一些花白的胡子,十分端正的坐在椅子上,褐色的皮肤已经皱巴巴的了,瘦瘦的面容透露着祥和。这是志愿者初次见到老人的模样,虽已八旬高龄,谈起抗美援朝时,那双眼睛依旧是那么有神。

老人风采依旧

 “国家需要我们。”

刘百会,1931年生,宜宾长宁县水库村人,现年85岁。21岁时,响应国家号召前往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后期战役。“国家需要我们,我们能拿钱就拿钱,拿不出钱就只有把命献给国家嘛。”当被问及为何会自愿参军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这样的话。

“怕!当然怕!搏命的事情怎么能不怕呢?”谈起刚进入战场时的心情,老人这样说到。“但是当兵就不能怕死,为国家为人民,拼了,就越拼越勇!”

老人边比划边讲解

“中国人不怕死,才打赢怕死的美国兵。”

据老人回忆,每次进攻前,每名战士的身上都绑满了弹药,甚至用背篓背着弹药,还要扛着40斤的重机枪,只能带两件衣裳、两双胶鞋,脚上穿一双,背上背一双。行军路上到处都是敌人,每个人都必须用树枝伪装自己以躲避敌机的侦查。

谈及当时的生活条件时,老人说:“在战场上,我们志愿军不怕苦,没怨言,我们吃糙粮,美军吃大鱼大肉,我们四川人可以光脚跑,可是他们不行啊,他们跑不动,所以他们战败了。”

白天藏岩洞、躲炮弹,修被炸毁的路,挖战壕,三个战士扛一百多斤重的装备,晚上连夜前进……说起这些细节,老人依然记忆犹新,不停地用手比划,连拿烟杆的姿势也和拿枪一样。

“我们是军人,更该留下来帮助别人。”

1953年,美国投降,老人所在的营留了下来帮朝鲜人民重建家园。从参战到离开,一待就是五年。新兵成了老兵,他与当地朝鲜百姓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如今的刘百会老人还能用朝鲜语说出一些生活词汇。

“打仗的时候运气好可以向百姓讨生活,但是我们是军人,讨生活自然是不行的,人家家里的男人都打仗死光了,我们还更该留下来帮助别人。”据老人回忆,种庄稼下田的时候不敢光脚,必须穿鞋,“田里全是炮弹皮子,稍不注意就会被划伤。”

刘百会老人还说到一个感动他很久的细节。部队离开朝鲜的时候,当地的很多小孩都到火车站送他们,部队上规定不能拿百姓的东西,但是这些小孩硬是给每个战士都塞了半斤糖。他说,在朝鲜待了几年,当地百姓都认为,中国人,就是好人。

“他们啊,好多都不在了。”

 提起当年的战友,刘百会老人的表情却突然有些黯淡。如今已85岁高龄的老人,很多战友都已经离世,能和他一起回忆那段共同的珍贵时光的人越来越少,不过他依然很开朗,“还是有嘛,对面村还有个陈建清(化名),都92岁了,我前两天还看到他嘞!”说到这里,老人话语间又有了些神采。

1957年,刘百会老人退伍回到宜宾农村,当时的战友差不多就战死一半了。原本想好好干,帮助家乡建设,却遇上长达十年的文革浩劫。每人每天只有二两米,刘百会老人饿过肚子,吃过树皮,打过野味,在抗美援朝中养成的不怕苦的精神,帮助他度过了那段时期。

“你们要争取,做大官,给国家多做贡献。”

 一条黄狗,一个小院子,一群鸡鸭。现在的刘百会老人,生活十分简单,帮外出工作的儿女看着家,政府每个月给他1100元的老兵补贴,已经足够。他没事就喜欢到处转转,村里的人都认识他,知道他是抗美援朝的老兵。

当志愿者问到有什么话想送给我们时,“你们学生娃,是国家的未来。”老人说,老年人不能倚老卖老,要好好培养后辈,把机会都留给年轻人。

志愿者和老师合影

“你们这些年轻人都要努力啊,以后要做大官,给国家多做些贡献……”在志愿者即将动身离去的时候,刘百会老人站起身来,挺直腰板,紧紧握住我们的手,说出了他对后辈的期望。

  热点新闻
  教育书籍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网站建设 | 合作伙伴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山东招生咨询网   鲁ICP备09001555号    广告服务
电话: 0532-88710406 QQ:917524373 邮箱:haojie2008ab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