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建分类(1)
人工智能:为教育发展赋能 为教育公平加码 为人才培养设问

更新时间:2019-5-22 10:25:56


5月16日-18日,以“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为主题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在京召开。内容涵盖展望未来教育、教育政策制定、教育供给和管理、教学教师、学习评估、课程开发、终身学习、伦理安全、促进教育公平包容等多个方面。各国代表、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以及企业界人士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提出了很多新观点、新经验、新方案。

  人工智能打破传统 为教育发展赋能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给教育提供了多种样态的尝试。当前,教师和学生都在面临着全新的教学环境。正如出席这次大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特凡尼娅·詹尼尼所说的那样,人工智能可以减少受教育障碍,实现管理流程自动化,分析学习模式并优化学习过程,改善学习成果。

  对于此,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度广泛应用,将彻底改变教育的时空场景和供给水平,将实现信息共享、数据融通、业务协同、智能服务,推动教育整体运作流程改变,使规模化前提下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教育成为可能,进而构建出一种新的灵活、开放、终身的个性化教育生态体系。智能技术对教育行业的渗透打破了传统教育系统的固有生态,使其开始向智能教育的新形态迈进。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表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更加及时、科学地诊断学生的学习需要与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学习材料。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能够从繁重无效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将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在更加高阶的一些思维上去。比如创造性思维。”

  伟东云教育集团董事长王端瑞在会上发言中也提到,人工智能让教育变得更加精准,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比如有些孩子语文差一些,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服务。”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南开大学原校长龚克也同样认为,人工智能作为工具不仅可以帮助改进学习和教学的质量,支持实现个性化教学。同时,也可以改善对学生学习整个过程的评价。

  正如北京十一学校,不仅通过灵活的选课平台研究学习新方式,为在校每一位学生产生出属于自己的课程表。同时,为了更好地识别、发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校还搭建了支撑变革的智慧校园平台,构建了高性能的自动化排课、阅卷和诊断系统,在学生的优势识别、潜能发现和规划引导方面起到了精准到位、提高效率的作用。此外,学校还将人工智能与语文、生物等课程结合,构建起从通识教育活动,到常规信息技术课程,再到高端课程项目研究的融合性课程体系。

  当然,人工智能为教育升级赋能还体现在赋能学校,将改变办学形态,拓展学习空间,提高学校的服务水平,形成更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赋能教育治理,将改变治理方式,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资源配置的精准化,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服务体系。

  人工智能缩减差距 为教育公平加码

  根据统计,目前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97.7%,学校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93.4%,超过六成的教师和近一半的学生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当然,在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新技术应用也可能产生的“数字鸿沟”问题。

  对于如何缩减新技术可能产生的“数字鸿沟”问题,实现教育公平?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郭军认为,人工智能正在利用“数字公平”缩减教育差距。他说,人工智能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促进教育公平,通过该技术可以把优质资源很有力度地、迅速地辐射到边远贫困地区。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也在本次大会上表示,要持积极审慎的态度,踏踏实实走好未来智能教育发展之路。“根据大、中、小学生的不同认知特点,让人工智能新技术、新知识进学科、进专业、进课程。我们还需要引导老师,培养教师实施智能教育的能力。同时,我们也会更多地关注‘数字公平’,努力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加大投入、配置更多资源、提供更优服务,让技术弥合差距、缩小鸿沟。”

  其实,在国内的很多地方,很多学校都开始积极尝试与探索用技术将本校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辐射。正如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在会上所说,“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学习的范式将发生深刻改变,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状况将得以改变。”

北京十八中避障小车展示

  以北京市第十八中为例,作为全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培训国培基地核心成员学校,该校在信息技术方面,不仅积极探索研发以国家课标为基础的校本课程,还形成了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团队,带领方庄教育集群40余所学校,以资源共享、特色衔接、共同发展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此外,该校还启动了教育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平台教师培训项目,借助智能双师互动系统,搭设远程教学平台,实现了北京和玉树地区教师研修活动的实时联动。

  当然,除了学校外,很多企业也在积极作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弥补因发展不均衡带来的“数字鸿沟”。

  学堂在线市场总监张德霞表示,“学堂在线“的主站注册用户数增长至2111万人,课程覆盖国内13大学科门类,平台课程数量达到2139门。“慕课平台上的课程不仅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优质的终身学习内容,同时,慕课平台上的课程更是服务高校教学改革,高校教师可以利用课程进行教学。”据了解,截至目前,有81所西部高校通过学堂在线云平台及学分课的方式,应用优质慕课近3500门次,学习者达150多万人次,真正做到了让更多人享有公平且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据联想大象创新教室的技术专家姜廓介绍,"哆唯5G+VR云课堂"将打破时空的局限,充分利用技术解决教育资源不公平、素质教育难以实现的痛点。“我们就是利用这套解决方案与浙江杭州移动合作,在智慧教育方面的技术突破让教育精准“扶贫”落到实处。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为人才培养设问

  2019 年初,北京市东城区代表北京申报了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示范区明确要求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服务新模式,促进“课堂革命”的有效有序开展。此外,东城区还把小学人工智能教师梯队建设作为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主任马福贵表示,未来东城区的人工智能教师梯队建设将从传、帮、带、享四个层面开展。

  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在会上的发言中指出,科技创新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教育本身具有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与教育也必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发展,要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双管齐下”。

  据介绍,中国正推进建设1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加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培育人工智能创新研究团队和专门高级人才。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这一块,北京市经信委、北京市科委都有过相关统计报告,通过数据来看,目前北京的状况是不错的。但是,北京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还是相对短缺,教育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支撑还需进一步提高。”为此,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表示,未来,北京还将支持高校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加大投入人工智能领域学科,促进相关交叉学科发展,建设若干人工智能高精尖学科。开展“新工科”实践,推动专业交叉融合,形成“人工智能+X”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若干人工智能一流专业。

  同时,加快人工智能领域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优化“双培计划”招生方案,调整“外培计划”项目实施,支持培养贯通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的纵向复合型人才,掌握人工智能与经济、管理、法律、教育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北京市还将聚焦人工智能重大科学前沿问题,聚焦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基本问题,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加强人工智能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研究,推进建设人工智能领域高端创新平台。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理论、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等需求,建设若干北京实验室,并依托北京实验室加强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探索过程中有关伦理问题的研究。刘宇辉认为,伦理规范的理念,在全球都是相通的,加强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这是一个自然的要求,也是一个必需的保障。

  后记:人工智能时代已来 积极面对共建未来

  无论是人机交互,还是虚拟现实,亦或是大数据精准推送,不可否认,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从现实世界到理想世界再到虚拟世界,不可否认,人工智能让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空间更加多元。

  人工智能为教育发展赋能,人工智能为教育公平加码,人工智能为人才培养设问。未来已来,我们不能回避。未来已来,我们不能悲观。唯有积极面对,方能共建未来。

  正如5月18日,在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闭幕式上,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10余个国际组织的约500位代表形成的《北京共识》中提到的:

  《北京共识》提出,各国要制定相应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和学习系统性融合,利用人工智能加快建设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促进全民享有公平、有质量、适合每个人的终身学习机会。

  《北京共识》强调,要将人工智能平台和基于数据的学习分析作为构建终身学习系统的关键技术,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使每个人不分性别、不分健康状况、不分社会或经济地位、不分民族或文化背景、不分地域,都能享受优质教育和学习机会。

  《北京共识》倡议,要支持对与新兴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相关的前沿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探索利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创新的有效战略和实践,以期在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构建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国际共同体。

  热点新闻
  教育书籍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网站建设 | 合作伙伴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山东招生咨询网   鲁ICP备09001555号    广告服务
电话: 0532-88710406 QQ:917524373 邮箱:haojie2008ab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