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
[现状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反四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等一系列措施,党员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有了显著变化,过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逐渐销声匿迹,群众观念、服务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但不可忽视的是,“门好进、脸好看”的同时,依然存在“事难办”甚至“事不办”的“新衙门作风”。
脸热心冷的“新衙门作风”,具有隐蔽性,危害不容小觑。在当前的政治新生态下,一些干部怕多做多错、缩起了头怕担事,“不贪不占也不干”,只求明哲保身,希望“平稳过渡”。一些地方政府公职人员在工作上打起了太极,在落实工作时念起“拖”字诀,个别公务人员服务态度差,内部协调“肠梗阻”,甚至出现推诿扯皮和“踢皮球”现象,让群众实实在在碰上了“软钉子”。不作为、慢作为的“新衙门作风”违背党的宗旨,损害党的形象,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担当,简单地说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是人们在职责和角色中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它是一种责任,一种自觉,一种境界,一种修养。
机关作风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整个机关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党委、政府的形象。各级党政机关必须强化党员干部与工作人员的思想与工作作风建设,建设一支政治硬、思想好、作风强、纪律严、业务精,求真务实、廉洁高效的机关干部队伍。“为官避事平生耻”,党员、干部须牢记服务宗旨,把群众的事情办好,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把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
对策措施
中公教育总结:
一方面,彻底根除“新衙门作风”,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推进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审批流程简、审批时限短、审批服务优的高效目标,优化审批制度,挤压产生“新衙门作风”的人为操作空间。
另一方面,加强干部管理和考核,建立“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切实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激发干部“愿办事”“肯办事”“办好事”的积极性。严格落实问责,对办事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或者对群众反映的存在的问题改进不及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一律追责问责,狠刹脸热心冷的“新衙门作风”,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主动除“行为之垢”,根除所有“衙门习气”,兢兢业业为民办成事、办好事,把为民担当变为内心深处的价值追求,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赖。来源:中公教育